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有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植物人等。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只能通过诉讼进行,而不能协议离婚,因为无民事行为...
1、无行为能力人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因无行为能力人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不能协议离婚。 2、配偶(正常人)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法律意义上是指不能辨认自身行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进行。离婚的流程是: 1、首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起诉; 2、法院接到起诉后,在七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3、法院受理案件,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 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离婚时法院会考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实际情况,在财产方面会更多的照顾生活困难的一方。
我国法律没有对无民事行为人是否可以办理婚姻登记作出特别规定。事实上,大量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进行了婚姻登记,包括婚后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法律排除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政离婚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只能通过诉讼进行。离婚诉讼是典型的身份关系诉讼,是否同意离婚必须由当事人本人说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夫妻关系是否破裂缺乏必要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无法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思。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的,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即使其法定代理人与对方达成离婚调解协议,也不应通过调解结案,但调解协议的内容可以在判决书中确定。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诉讼离婚中提出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应当具有诉讼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离婚诉讼的当事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但是否离婚只能由当事人本人表达意志,而不能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表达意志。因此该项权利只能由具有诉讼行为能力的配偶一方行使。因此,如无(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配偶向法院作为原告提出离婚后,无(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作为被告代理人代理参加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