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 2、确认劳动关系后,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与老板协...
1、你自己说做了十天左右就离职了,而且离职没有书面申请。这是你的过错。 2、从你多次去电话的情况看,用人单位是同意给你工资的,只是要你自己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工作中劳动者正常办理了离职手续,但不发工资的处理办法如下: 1、先找到单位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持离职证明文件要求发放应发而未发的工资。 2、若单位无理拒付,须持相关证明材料(明、/协议、及的相关材料)到单位所在地的机关申请劳动仲裁(社会劳动保障局)。 3、机关会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告知仲裁结果,如不服仲裁结果,可向上一级仲裁机关申请复议。 4、直接向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相关
1、单位拖欠离职员工工资,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而且社保需要在员工离职后15天内办理好转移手续。 2、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1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223人已浏览
3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