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保密协议通常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即保密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如果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
如果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应当承担保密义务,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并约定劳动者的竞业限制义务。这种情况下签订保密协议是合法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没签竞业限制保密协议依然有效,只要签订该协议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该协议的行为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就是合法有效的。
有效。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保密协议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是有效的。 根据法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辟谣】 保密协议必须要签? 真相:不是 解析: 保密协议签订是看工作岗位而定的,并不是每位员工都要签订保密协议,有的职位是要签,有的职位不用签。对于不是在涉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劳动者来说,保密协议的签订并不是必须的。 【提醒】 签订保密协议要注意什么? 签订保密协议要注意以下这些主要条款: 1、保密的内容 保密的内容主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需要保守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内容来进行约定。 2、保密的人员范围 能够接触到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的人员一般都是职位较为高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这些人是实行保密范围的重点对象。 3、保密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密协议最主要就是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是需要劳动者保密的具体范围。 4、保密协议的期限 协议中通常约定的期限包括员工在职期间和员工离职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具体时间应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而规定。 5、保密津贴 劳动者在职期间,不少用人单位会按月支付“保密津贴”,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保密意识和保密的积极性。保密津贴应当在工资单上单独列支,注明费用名称。 6、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人已浏览
44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