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征收集体建设用地按市场评估价进行补偿。 (二)集体土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 1、迁移坟墓补偿费。 (1)一般土坟:2000元穴。 (2...
(一)征收集体建设用地按市场评估价进行补偿。 (二)集体土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 1、迁移坟墓补偿费。 (1)一般土坟:2000元穴。 (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征地补偿标准(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被征收集体土地的面积以经批准的项目征地红线确定范围为准,地类以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为准。根据《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规定,东区、石岐区、西区、南区、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古镇镇属三类地区;火炬区、五桂山、东凤镇、南头镇、东升镇、横栏镇、大涌镇、坦洲镇、黄圃镇、三角镇、南朗镇、民众镇、阜沙镇、港口镇、神湾镇、板芙镇属四类地区。1、三类地区的补偿标准为:耕地78万元/公顷,园地60万元/公顷,林地27.7万元/公顷,养殖水面81万元/公顷,未利用地24万元/公顷。2、四类地区的补偿标准为:耕地70.2万元/公顷,园地54万元/公顷,林地25万元/公顷,养殖水面72.9万元/公顷,未利用地21.6万元/公顷。(二)青苗补偿标准。青苗补偿按预征地公告公布时实际种植情况计算。1、水田2000元/亩。2、草地3000元/亩。3、菜地3000元/亩。4、水产养殖:四大家鱼及其亲鱼、饲料鱼3500元/亩,鳗鱼、桂花鱼等优质鱼类5500元/亩,甲鱼6000元/亩,虾类4000元/亩。5、连片种植:(1)蕉林6000元/亩。(2)荔枝、龙眼树:平均树冠每棵6米(含6米)以上,种植密度不少于18株/亩的,每亩补偿3.5万元;平均树冠每棵3米(含3米)至6米,种植密度不少于30株/亩的,每亩补偿2.5万元;平均树冠每棵1米(含1米)至3米,种植密度不少于70株/亩的,每亩补偿1.5万元;平均树冠每棵1米以下,种植密度不少于150株/亩的,每亩补偿0.5万元。达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平均树冠宽度的果树混栽的,按比例取平均值计算。(3)其他杂果(包括芒果、葡萄、李树、柚树、橙树、柑橘、柿子、黄皮、番石榴、火龙果等)补偿标准:平均树冠每棵5米(含5米)以上的,每亩补偿2万元;平均树冠每棵1米(含1米)至5米的,每亩补偿1.5万元;平均树冠每棵1米以下的,每亩补偿0.5万元。达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平均树冠宽度的果树混栽的,按比例取平均值计算。(4)草莓3000元/亩。(5)经济林、竹林3000元/亩。6、苗圃只作搬迁补偿。苗圃搬迁费按1元/棵计算,最高补偿额不超20000元/亩。7、花木场只作搬迁补偿,搬迁费用以及因搬迁造成的损失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确定。8、特殊种植(养殖)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只作搬迁补偿,搬迁费用以及因搬迁造成的损失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确定。9、林地。对于使用林地进行种植,但未与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租赁协议或者未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补偿对象为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已与林地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租赁协议或者已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补偿对象为承租人或者已取得林地使用法定批准文件的单位或者个人。10、经市农业、林业、渔业等职能部门核定,属超出正常种养规格、数量的不合理种养部分不予补偿,自行清理。11、作征收补偿的青苗,由征收部门处理。12、政府征地预公告发布之日后栽种的青苗不予补偿。13、用于农业生产的临时构建筑物参照集体建设用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进行补偿。14、零星青苗补偿见附件。
(一)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年产值6倍以上10倍以下;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为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至6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能计算产值的,按产值补偿,不能计算产值的给予合理补偿;被征用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参照市场价格予以合理补偿。在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后抢种、抢建的不予补偿。 (二)征用耕地的,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但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超过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征用有收益的其他土地,安置补助费标准为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征用无收益的土地,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三)依照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用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总和不得超过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一)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年产值6倍以上10倍以下;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为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至6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能计算产值的,按产值补偿,不能计算产值的给予合理补偿;被征用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参照市场价格予以合理补偿。在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后抢种、抢建的不予补偿。 (二)征用耕地的,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但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超过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征用有收益的其他土地,安置补助费标准为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征用无收益的土地,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三)依照本条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用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总和不得超过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1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3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