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如何确定诽谤罪的法律责任?

2025-01-27
一、关于诽谤罪刑罚及其追诉时效的规定 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构成诽谤罪的行为,通常会受到以下刑罚: 1.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则不再进行追诉。因此,诽谤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2. 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在某些方面有重叠之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而治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治安管理法规,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或妨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民事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3. 构成诽谤罪的条件 要构成诽谤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散布虚构的事实。诽谤罪所涉及的事实必须是不存在的,或者存在但与实际情况不符。 (2)情节严重。诽谤行为必须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且情节严重。 (3)直接故意。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二、关于诽谤罪与名誉权侵权行为的区别 诽谤罪与名誉权侵权行为在某些方面有重叠之处,但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名誉权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诽谤罪是指在刑法领域中,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 事实性质不同 名誉权侵权行为所涉及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而诽谤罪所涉及的事实必须是捏造的。 2. 行为人不同 名誉权侵权行为的行为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组织,而诽谤罪的行为人只能是人。 3. 目的不同 名誉权侵权行为的目的通常是贬低他人名誉,而诽谤罪的目的则是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4. 法律后果不同 名誉权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通常是民事责任,而诽谤罪的法律后果是刑事责任。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