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公司法》第153条、第154条和《证券法》第16条、第57条、第69条、《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12条、第13条等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息的证券,主体为公司。企业债券是指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息的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发行主体的差别。 公司债券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债券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的发行属公司的法定权力范畴,无需经政府部门审批,只需登记注册,发行成功与否基本由市场决定。 2、发债资金用途的差别。 公司债券是公司根据经营运作具体需要所发行的债券,发债资金如何使用是发债公司自己的事务,无需政府部门审批。但在我国的企业债券中,发债资金的用途主要限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革新改造方面,并与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直接相联。 3、信用基础的差别。 由于发债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也相差甚多,与此对应,各家公司的债券价格和发债成本有着明显差异。而我国的企业债券,不仅通过“国有”机制贯彻了政府信用,而且通过行政强制落实着担保机制,以至于企业债券的信用级别与其他政府债券差别不大。 4、管制程序的差别。 在市场经济中,公司债券的发行通常实行登记注册制,即只要发债公司的登记材料符合法律等制度规定,监管机关无权限制其发债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债券市场监管机关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审核发债登记材料的合法性、严格债券的信用评级、监管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和债券市场的活动等方面。但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中,发债需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审批,由于担心国有企业发债引致相关对付风险和社会问题,发债审批比较严格。
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行主体的差别。公司债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非公司制企业不得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为中央政府部门所处机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 第二,发行条件方面。公司债发行条件相对比较宽松。 第三,担保上不同。公司债采取无担保形式;而企业债要求由银行或集团担保。 第四,两者在发行定价上也有显著的区别。公司债的最终定价由发行人和保荐人通过市场询价来确定;而企业债的利率限制要求发债利率不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40%。 第五,发行状况方面。公司债可采取一次核准,多次发行;企业债一般要求在通过审批后一年内发完。
公司债券是指股份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如10年或20年)为追加资本而发行的借款凭证。企业债券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它们的区别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发行主体不同:公司债券目前仅能由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二是募集资金用途不同:企业债券的募集资金一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重大技术改造、公益事业投资等方面;而公司债券可根据公司自身的具体经营需要提出发行需求。三是监管机构不同:公司债券的发行实行核准制,中国证监会审核发债公司的材料是否符合法律制度规定。而发行企业债则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四是对信息披露要求的差异:企业债券的发行人没有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公司债券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较为严格。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2人已浏览
1,064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