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八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二)犯罪...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类型及公安机关依法应相应采取的措施。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常见于以下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予逮捕的情形: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取保候审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实施新犯罪等社会危险;检察院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或者认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⒈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⒉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⒊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⒋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⒌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不予逮捕的情形 1.应当不予逮捕。 根据《规则》第143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①不符合上述应当或可以逮捕条件的;②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2.可以不予逮捕。 根据《规则》第144条,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较轻,且没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 (1)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2)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或者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确有悔罪表现的; (3)过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现,有效控制损失或者积极赔偿损失的; (4)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双方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达成和解协议,经审查,认为和解系自愿、合法且已经履行或者提供担保的; (5)犯罪嫌疑人系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学生,本人有悔罪表现,其家庭、学校或者所在社区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备监护、帮教条件的; (6)年满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218人已浏览
4,9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