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通谋虚伪与恶意串通并非同一概念,两者的主观因素不同,就通谋虚伪而言,并不意味着存在恶意,当事人的通谋虚伪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就恶意串通而言...
1、恶意串通与通谋虚伪的概念不同。恶意串通是指在买卖活动中,双方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通谋虚伪是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符合下列特征认定构成恶意串通: 1.各当事人均有损害他人利益的恶意,即不仅明知其行为有损于他人而故意进行,且实施该行为就是以损人利己为目的的; 2.当事人彼此勾结,通谋实施该行为,例如,代理人同第三人通谋损害被代理人利益; 3.行为结果在客观上损害了国家.集体利益或某个第三人利益。
恶意串通认定标准: 一、后买受人是否尽到普通买受人必要合理的审慎注意义务。 二、审查房屋实际交易价格,后买受人是否实际支付了合理对价。 三、审查具体的交易方式、过程以及房屋买卖合同的内容是否完整详尽。 四、审查交易双方的关系、后买受人的身份、交易双方是否有不合理的经济往来等。
恶意串通使之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牟取不法利益合谋实施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合同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当事人双方是出于故意。 因恶意串通而成立的合同的当事人都是故意的,这种故意的本质在于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非法利益。当然因恶意串通而成立的合同不以行为人已经或必然获得了非法利益为必要条件,只要的恶意串通,危及他人利益的故意就可以认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恶意串通成立的合同,未必都是当事人的故意,例如当事人的代理人于对方当事人或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串通危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订立合同,就不应认为是当事人的故意。代理人的故意足以构成恶意串通。 2、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为牟取非法利益。 当事人订立恶意串通的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又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之间串通,压低标价;在买卖中,双方抬高货物的价格以获取贿赂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5人已浏览
2,175人已浏览
300人已浏览
1,7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