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可以撤销的。 如果你是向他们总公司投诉,那你打电话告知问题解决,不会继续投诉就可以了;如果你是向12305国家邮政局进行投诉,12305一般...
可以撤销的。 如果你是向他们总公司投诉,那你打电话告知问题解决,不会继续投诉就可以了;如果你是向12305国家邮政局进行投诉,12305一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起诉过程中,民间借贷原告可能会随时与对方达成一定的和解,但撤诉的相关规定如下:一审中,原告可以在判决前随时提出撤诉,是否允许由法院决定。在实践中,地方法院对此的操作做法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在法院判决书出具前,可联系法官撤诉。但申请撤诉应符合一些条件:(1)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原告或经原告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由其法定代理人提出。二、申请撤诉必须自愿。(3)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撤诉不得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者规避法律,企图逃避法律制裁。(4)申请撤诉必须在人民法院宣判前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撤诉具有以下法律后果:(一)原告起诉后,将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前撤诉的,视为没有提起诉讼,没有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2)原告有权再次起诉。也就是说,原告撤回诉讼后,在诉讼时效内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3)撤诉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承担,减半收取。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财产并无直接支配的权利,只能对债务人请求给付,债务人得自由支配其财产。但当债务人与他人实施某种行为,使其作为债权担保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因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致使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情形时,债权人可申请法院撤销债务人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使债权得到确保。引起撤销权发生的要件是有损害债权的行为。 债务人实施损害债权的行为主要指债务人以赠与、免除等无偿行为处分债权。无偿行为不问第三人的主观动机均得撤销。债务人、第三人若以有偿行为诈害债权,则以债务人实施行为时明知损害债权和第三人受益时明知其情形为限。即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货物价值与价款悬殊,显失公平,故意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倘若第三人受益时主观上无恶意,则不能撤销其善意取得的行为,以保护交易之安全。目前一些企业借分立以转移财产,留个“空壳子”对付债权人,亦是一种诈害债权行为。诈害债权的行为有时还发生于担保行为之中。例如,现有财产仅能或者已不够清偿现有债权,但债务人却又将现有财产抵押、出质给新的债权人,害及其他债权人。诈害债权的行为应是 法律行为,倘若是事实行为,如债务人毁损财产,则无从撤销。债务人、第三人实施上述行为减少责任财产,害及债权,使债权人不能得以清偿,即可发生撤销权。
就你的问题网上注销社保问题卡是否可以,为你做出以下解释:出现以下两种情形之一时要注销社会保障卡:一是,参保人员死亡、出国定居、终止参保关系的,可以注销。应先由用人单位持相关证明到社保分中心办理个人账户清理手续,再由本人或家属到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办理注销手续并开具《清户通知单》。最后到服务银行凭《清户通知单》办理个人账户清户手续。二是,换卡业务中,持卡人在领取新的卡片后,旧卡由社会保障卡业务经办窗口收回,执行旧卡注销操作和物理破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9人已浏览
2,523人已浏览
245人已浏览
5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