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应当继续隔离医学观察14天。隔离期间每日做好体温、体征等身体状况监测,观察有无发热,以及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患者...
新型肺炎隔离治疗费用不需要自费。对于卫生健康部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确定的疑似患者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感染肺炎患者拒绝隔离治疗的,要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被感染肺炎患者拒绝隔离治疗的,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以下措施:(一)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疑似患者在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医疗机构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和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当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并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未满隔离期擅自隔离治疗的,公安机关可以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患者,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被传染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这属于职业病,也属于工伤。尘肺I期,肺功能正常,构成工伤七级伤残。尘肺I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及(或)轻度低氧血症,构成工伤六级伤残。尘肺I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中度低氧血症,尘肺Ⅰ期伴活动性肺结核,构成工伤四级伤残。如果是尘肺I期,最低构成工伤七级伤残,当然很严重,可以先申请职业病认定,再申请工伤认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3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