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拖欠运费的解决途径有承运人可以和办理托运的一方协商,催促对方及时支付运费,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延缓支付运费的,可以签订协议明确具体的支付时间。 ...
如果遭遇借款人借款不归还且现在无法联系到借款人,债权人应当保留好借款借条等证据。经过多次查找仍无法找到借款人,债权人应尽快向法院提起诉讼。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和解 和解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自行(物第三方参与劝说)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和解可以在民事纠纷的任何阶段进行,无论是否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只要终审裁判未生效或者仲裁裁决未作出,当事人均可自行和解。 诉讼阶段:和解——撤回起诉、中止诉讼——法庭制作调解书。 仲裁阶段:和解——裁决书或调解书。 和解后,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不履行,按照和解协议承担违约责任,不能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调解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进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在我国调解的主要方式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专业机构调解。 三、仲裁 1、仲裁的概念: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纠纷的方式。 2、仲裁的基本特点: (1)自愿性; (2)专业性; (3)独立性; (4)保密性; (5)快捷性; (6)仲裁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和执行。 3、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不能上诉,生效的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没有仲裁协议,不能启动仲裁程序。限于民商事仲裁,对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四、诉讼 1、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活动,已经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1)公权性;(2)程序性;(3)强制性。 3、程序:法院审理、裁判、执行 4、参与人: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
1. 当工程款拖欠已经完成验收并签字盖章,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拖欠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2. 在提起诉讼时,必须明确发包人和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式的任何当事人的真实身份。 3.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周期长、投资大,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在起诉时需要尽可能收集足够的证据。 4. 必须要明确诉讼请求,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明确诉讼数额。如果必要,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进行鉴定。
房屋被侵占的解决途径:可以报警。构成侵占罪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