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监外执行多久报到一次,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
按规定在下达执行后到当地司法单位报到接受矫正,在三个月内见面二次,每星期电话汇报一次,每月交思想汇报二次,三个月后到解矫日止,见面一次,二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报告次数因地而异,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司法机关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综合评估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类型、犯罪情况、悔改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督、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机关报告遵纪守法、监督管理、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社区矫正人员应及时报告居住变动、工作变动、重大家庭变动和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的人员。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也应每月向司法机关报告自己的身体状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机关提交病情复查。
一般是一个月报到一次,具体的在到司法所初次报到时,司法所会将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告知当事人。 1、被判处缓刑的,应当到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2、社区矫正是法定的缓刑考察程序,不能违反规定不报到。如违反报到规定,司法所会向县级司法局汇报,并建议法院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监外执行多少报告没有具体规定,一般行为者每周报告,与管制、假释一样,对犯罪者采用监外执行需要社区矫正,犯罪者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报道次数每个地方均有所差异,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守法律、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发生住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化和接触对矫正产生不良影响的,社区矫正人员应立即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14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9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