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签订合同的行为人应该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内容为双方真实意图的表达。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以下情况下,合同的效力是必要的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签订的非纯利益或与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这些合同如果没有经过其代理人追认的,则合同无效,如果经过其代理人追认则合同有效。 二、行为人无代理权,超过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以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 三、无权处分人因处分他人财产而签订合同。 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
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的情形包括: 1、经房东同意转租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2、超过租赁期限的,双方默认继续履行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是租赁期限为不定期。租赁期限届满,房屋承租人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承租的权利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6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