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14年11月12日公布终裁结果,认定中国输美的一种制冷剂产品没有对美国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这意味着美国不会对中国...
1、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保护自身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或为国际贸易自由发展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产业和国内市场。倾销就是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贸易内的行动。正常价格是指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是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或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倾销存在。(2)倾销对国内工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3)严重损害是倾销所致。在征收反倾销税之前,应对倾销的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同类产品和对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者的影响进行客观审查,并应考虑此种产品的进口数量是否显著增加等因素,进口国要证明倾销品的进口与对国内产业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反补贴税反补贴税是指对直接或间接接受出口津贴或补贴的外国商品低于正常价格进口时所征收的一种特别税。世贸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授权每一个缔约国一旦发现出口国存在出口补贴时即可征收反补贴税,目的在于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以抵消其所享受的贴补额,使进口国家的相同商品能与其在市场上公平竞争。
1、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或为国际贸易自由发展,对补贴行为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2、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采取的抵抗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1、不同的行为主体针对不同的措施。倾销的主体是出口国的企业;补贴的主体是出口国的政府或其他机关。二、使用两种措施的对象不同。反倾销应用最广泛,可以针对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或混合经济国家的产品出口;反补贴措施通常针对市场经济国家。简而言之,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区别主要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使用。此外,反倾销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践、能有效排斥国外产品进口、不易招致报复等特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4人已浏览
1,456人已浏览
657人已浏览
2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