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商业秘密基本上有两类。一类,商业秘密可能涉及不符合专利性要求的发明或制造方法,因而只能够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这可能是客户名单,或发明高度不...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如下:一、应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意识。实践中,笔者发现有的权利人发现自己的商业秘密被“跳槽”的职工带走后,只知道干着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商业秘密的保护,重在预防及注重细节管理 企业要提高保密意识,建立商业秘密保密机制,强化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可通过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在劳动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等方式。比如:与核心员工进行的竞业禁止协议的签订,电脑硬盘的管理,离职前的交接,客户信息的集中管理等。竞业禁止协议固然重要,然而企业的消息:保密文化的建设、员工激励、对员工的信任,以及高管自身的职业操守的加强则更为重要。此外,还要注重营造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确定关键岗位和关键部门实施重点防护。同时从内部流程制度建设上,完善保密程序。尤其对于研发、财务、信息系统等核心部门,更要注意其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仅要注意管理和激励,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信任和责任感。同时,企业要关注员工的情绪和心理感受,以防止产生恶意的泄密现象。
1、加强对企业职工的保密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商业秘密对企业的重要性。必要时,还可以发布《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知识手册》,反复宣传,强调职工的保密义务,使职工建立牢固的保密意识。2、建立和完善保密规章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其他行政法保护。对侵犯商业秘密的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行政法规,向有关行政单位举报,让行政单位来查处。这种方式有时更有利于纠纷的解决。有关行政单位指公安和工商局。 2.民法保护。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侵权之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20条的规定。可以要求新用人单位和员工承担连带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有:支付违约金、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等。 3.刑法保护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6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