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终止的主要条件包括: 1、债务相互抵销; 2、履行合同义务,即实现合同目的; 三、债权人明确表示放弃债务; 4、债权与债务混合后,属于一...
合同终止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债务已履行; 二、免除、抵销债务; 三、债务人依法提存标的物; 4、终止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包括两类:一类是法定终止,即劳动合同因期满而终止;另一类是约定终止,即劳动合同因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劳动合同法》对此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劳动合同的约定终止,规定劳动合同只能因法定情形出现而终止。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得约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使约定了,该约定也无效。
受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职责终止:(一)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二)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三)被依法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四)依法解散或者法定资格丧失;(五)辞任或者被解任;(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受托人职责终止时,其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监护人、清算人应当妥善保管信托财产,协助新受托人接管信托事务。
我们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符合下列情形的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当出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上述事实之一时,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4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