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走私行为的种类有: (1)通关走私:通过设立海关的进出口口岸,以隐蔽的方式逃避海关监管,偷运应税、禁止或限制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 (2)绕...
走私行为的种类有: (1)通关走私:通过设立海关的进出口口岸,以隐蔽的方式逃避海关监管,偷运应税、禁止或限制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 (2)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走私行为的具体类型包括:(1)通关走私:指行为人通过海关进出境,通过伪报、瞒报、低报、伪装、藏匿等方式进行走私。(二)绕关走私:即不通过海关监管区域而非法绕关走私。如果货物直接运输到边境地区的入境。(3)后续走私:指行为人合法进口货物和物品(主要是保税货物和特定减免税货物),然后违反海关法律法规,擅自销售牟利。在内地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查获的走私犯罪案件中,大部分属于后续走私。(4)间接走私:不直接出国(边境)走私,而是因与走私密切相关而被规定以走私罪论处,有助于实现或诱发走私犯罪。
1.未经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机关批准,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2、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3.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单证、印章、帐册、电子数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4.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单证、印章、帐册、电子数据或者以伪报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料量等方式,致使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脱离监管的。5.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擅自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运出区外的。6.有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的其他行为的。
走私行为有:(1)通关走私:通过设立海关进出口岸,以隐蔽方式逃避海关监管,偷运应税、禁止或限制货物进出境的行为;(2)绕关走私:未经国家开放的进出口岸和允许进出境的国道,非法携带应税、禁止或限制货物或货物进出境的行为;(3)后续走私:未经海关许可,擅自销售保税货物或特定减免税货物牟利的;(4)准走私:直接向走私者购买走私货物、货物或者在内海、领海运输、购买、销售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境货物和货物的行为;(5)法人走私:法人组织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走私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63人已浏览
296人已浏览
312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