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其一,现在所谓的惩罚性赔偿,是在把精神损失的赔偿作为一项独立赔偿事由的前提下,将精神损失与物质损失一并计为实际损失,并在此实际损失的基础上加...
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的赔偿,这一规定实质是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属于侵权行为的损害惩罚性赔偿。规定的具体内容是:“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权利人损失、侵权人获利或商标许可使用费能够确定的情况。也就是说,惩罚性赔偿原则不适用于法定赔偿的情况。我认为,以往的司法实践和司法政策告诉我们,现行商标法施行前惩罚性赔偿原则主要体现在法定赔偿适用过程中。现行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第三款也规定了法定赔偿,除赔偿上限大幅提升至300万元外,其条文表述与原商标法无实质差异。故法院在适用现行商标法的法定赔偿时,也应当考虑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因素,不能排除惩罚性赔偿原则。
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的赔偿,这一规定实质是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属于侵权行为的损害惩罚性赔偿。规定的具体内容是:“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国《侵权责任法》只在产品责任中引入了惩罚性赔偿,且并非全部的产品责任都适用惩罚性赔偿,而是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第一,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主观上具有故意,即明知是缺陷产品仍然生产或者销售;第二,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事实,即造成了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造成除此之外的其他损害后果的情形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第三,因果关系成立,被侵权人的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是侵权人生产或者销售的缺陷产品造成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第一,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既非共同责任也非连带责任,而系相互独立的各自责任;第二,惩罚性赔偿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为前提,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因此,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存在明知情形,则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或者仅证明了生产者存在明知,则只可以请求生产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2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324人已浏览
8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