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口头要约自相对方知道其内容的时候开始生效。 2、口头要约是指当事人双方用对话方式表达相互之间达成的协议,可以收集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的文书...
1、口头要约自相对方知道其内容的时候开始生效。 2、口头要约是指当事人双方用对话方式表达相互之间达成的协议,可以收集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的文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要约阶段的风险有哪些要约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 (1)把要约误认为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常见的邀约邀请有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等; (2)要约内容不当,对己方有不利的条款; (3)要约撤回不当,要约已经对方承诺,合同已经生效,错误的认为要约已经撤回。由于要约一经对方承诺,合同就宣告成立,只要该合同不Υ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会在双方间产生约束力。因此,企业在给他人发要约时,一定要注意以上的问题,一旦对要约的内容考虑不清楚,或为与他人签订合同把自己接受不了或无法接受的内容写入要约,这样一旦对方给予了承诺可能就会给企业造成风险,要约撤回时一定要确认对方承诺尚δ做出。二.要约什么时候开始生效我国《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可见我国法律采纳了到达主义。但对于要约的生效时间应注意如下三个问题:(1)送达并不一定实际送达到受要约人及其代理人手中,只要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所能够控制的地方(如受要约人的信箱等)即为到达。(2)在要约人发出要约但δ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可以撤回或修改要约的内容。(3)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受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δ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根据民法典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要约,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要约,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1、口头要约自相对方知道其内容的时候开始生效。 2、口头要约是指当事人双方用对话方式表达相互之间达成的协议,可以收集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的文书、资料、来往函件证明双方合同关系的存在。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6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