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
法律关系主体的主体能力: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二是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 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 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的调整。
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民事法律关系可作如下主要分类:一、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1、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2、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二、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1、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2、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三、根据内容的复杂程度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 1、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2、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四、根据形成和实现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 1、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 2、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7人已浏览
2,842人已浏览
2,840人已浏览
5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