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公安机关逮捕嫌疑人的过程: 一、公安机关向人民检察院提出逮捕; 2、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出的逮捕材料,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3、检察院作出...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规定的证据有物证、书证、证言、被害人陈述、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七种。只要有任何一种证据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即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具体说来,这主要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这里的犯罪事实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中的一个。2.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有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如果所犯罪行可能连徒刑都判不了,即表明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就无必要。3.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不关押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如有逃跑、毁灭证据,威胁、报复证人,可能重新犯罪等。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逮捕。
逮捕犯罪分子的机关有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可以要求检察院批准逮捕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0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1,0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