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平衡原则。该法第1条确立了两个最基本关系的平衡:一是保障与监督关系的平衡,既要保障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又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二是...
行政复议有下列基本原则:合法的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和及时、便民的原则等。行政复议机关在履职时,需遵循上述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依法行政原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三)程序正当原则; (四)诚信原则; (五)高效便民原则; (六)权责统一原则。
合法,合理,公正,责任。1、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活动必须符合法律(包括权限、实体和程序),不得违反法律。违法行为应当无效或者撤销,违法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行政合理性原则之所以被视为依法行政原则的一个子原则,是因为自由裁量权在行政领域的广泛存在。自由裁量权不能无限制、无规则地行使,除了遵循合法性原则外,还必须受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制约。3、行政合理性原则不能概括公正的内涵和要求。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行为的手段、目的和内容适当,而公正的基本要求是平等无偏私。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包括自由裁量权时,不仅要合法合理,还要公正。4、所谓行政责任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对其所实施的行政活动应承担法律责任,不允许存在只行使行政权力而无相对应的法律责任的现象。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1.行政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2.就具体案件的审判来说,各人民法院的审判权独立。 3.审判人员独立。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要求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作出裁判之前将相关的事实调查清楚。 2.以法律为准绳要求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不管是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还是作裁定或决定,均应依法进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只有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时,才能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而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范围内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理、适当的问题,原则上只能通过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自行判断和处理。 (四)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但这并非指原、被告诉讼权利和义务完全对应。 (五)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应当为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六)当事人有权辩论原则 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有权针对案件事实的有无,证据的真伪,适用法律、法规的正确与否诸方面进行辩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6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291人已浏览
3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