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处罚法的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
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2年。《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是说,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可分为二年或五年,一般的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处罚; 2、但是对于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其追究时效期限延长至五年。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连续状态,是指行为人连续实施数个同一种类的违法行为;继续状态,是指一个违法行为在时间上的延续。综上所述,个人打架斗殴违反法律规定,会被派出所治安拘留,这是行政处罚的范畴。行政处罚中比较严厉的是拘留,一般用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这里认定有一定标准,包括半年内有违法记录、胁迫他人违法等。有权作出行政处罚的机构是县级以上行政机关。
自违法行为终止之日算起,二年内未追究责任的不再处罚。单行条例中另有规定的依规定。综合上面所说的,对于行政处罚我国是有规定如果在行政案中在证据不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撤销的,但如果之后找到了证据要重新处罚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办理,所以,行政处罚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但也必须要合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318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