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想清楚进行行政复议的当事人是指什么的V问题就要明白一下内容。行政复议的当事人包括申请人、第三人、被申请人。对于这三者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依法...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法强制执行。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并送达当事人后,就发生法律效力。对于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复议决定,申请人如果还有异议,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申请人对于行政复议决定仍然有执行的义务。对于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复议决定,申请人只有无条件的执行。如果申请人超过法定诉讼期限没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就构成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应承担被强制执行的法律后果。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适当性的要求,否则将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构成对公民权益的侵害。行政复议适当性审查作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规制的手段,其作用的发挥尚不令人满意,极有必要进一步予以完善。首先,需要明确适当性审查的认定标准,使行政复议机关在进行适当性审查时有所遵循。此外,还要进一步严格审查程序,充实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改革适当性审查的审查机制,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调整审查机构,规范行政复议决定文书的制发。从多角度着眼,从多方面入手,真正提高行政复议适当性审查的质量,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行政复议适当性是指什么。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所属地方人民政府(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复议机关经审理依法作出裁决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活动,是税务机关一种内部纠纷解决机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2人已浏览
476人已浏览
544人已浏览
2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