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展开全部关于农村房屋的买卖问题,目前确实个头疼的问题。我们国家的土地是两种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就是集体所有制土地。关于集...
对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房屋买卖行为法律没有禁止,只是规定,一旦村民将房屋转让他人后,不能再申请宅基地。不过即使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非本村民买了房一般情况下判合同无效,各自返还其产物。 农村房屋买卖要满足下列条件: 1、购房人必须是该村民集体成员。 2、卖房人必须对自己所有的财产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购房者应当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4、买卖经过村民委员会同意。
非本村村民购买农村宅基地房不能得到补偿的。因为宅基地买卖只能是本村的村民,不然买卖合同是不可以成立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享有者特定的身份相联系,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权取得或变相取得。依据《土地管理法》关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的强制性规定,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凡是本经济组织以外的人与农民所签宅基地房买卖合同应属无效合同。一旦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买方可以循着“出售房产后,出卖方反悔造成买受方的信赖利益损失,根据过错程度要求出卖方承担”的思路,要求出卖方给予买受人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而非原价退还买受人,可以通过鉴定等方式确认房屋价值并由出售房屋的农民按照比例承担过错责任。
同村村民房屋私自买卖没过户,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只要符合生效要件,是有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0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6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