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法院怎样核实证据的问题您可参考以下内容: 第四十三条【刑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首先一般来说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必须是真实的; 至于核实证据真实性的问题,法院会核实证据吗因为世界不同法系的国家采取的民事诉讼模式是不同的,主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为了保证对证据调查核实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六条第一款专门规定:“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调查核实证据,必要时,可以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到场。上述人员未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有意见建议对“可以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设定一个前提,即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等到场。经研究认为,通知相关人员的情形宜由司法实务把握,故只作原则规定,未作国语具体规定。关于到场人员的范围问题,有意见认为应当规定为“检察人员、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也有意识认为应当通知作为证据材料主要收集人的侦查人员到场,以促使侦查人员树立取证以服务庭审为中心的观念。经研究认为,人民法院庭外调取、调查、核实证据活动并非庭审活动,应当考虑司法成本,不宜将参与范围规定过大、程序设计的过于复杂。必要时,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已足以保证调取、调查、核实证据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而被告人往往处于羁押状态,可以由其辩护人代为表达意见,可以不通知到场。证人参与庭外调取、调查、核实证据活动,容易受到上述活动的影响,影响其客观地陈述证言。而人民法院直接通知侦查人员到场,不符合刑事诉讼的构造。因此法院如何核实证据,未采纳上述建议,仍然将庭外调取、调查、核实证据活动的人员范围规定为“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法院有义务审查证据的真实性。《民诉法》规定法院应核实证据真实性:◆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六十七条第二款: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第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一、通过多年的诉讼实践,司法机关在法律条文的指导下总结出了如下几条证据可能被法庭采纳的经验。 (1)从当事人单位获取的证据。 (2)搜集出轨时被发现的当事人向有关方面所表态的证明。 (3)警方的笔录。 (4)搜集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 (5)捉奸在床。 二、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 (2)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有其他重大过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9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1,203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