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施程度、损害的大小、犯...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已经完成《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阶段不同,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阶段,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犯罪准备:《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犯罪准备工具和条件是犯罪准备 2、 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则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3、犯罪未遂:《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犯罪未遂已经开始实施。 4、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执行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素。判断犯罪是否成功,应当以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分则规定的犯罪的全部构成要素为标准,完全成功;没有完全成功的不是成功。 5、中止犯罪与预备犯罪与未遂犯罪的区别在于其自动性,即因主观意志因素的放弃或预防而未能完成犯罪。(1)自动(视为中止)的表现:接受劝说;害怕法律制裁;虽然客观失败,但我主动放弃。(2)被动(视为未遂或准备)的表现:自然力等外部障碍;自身能力如体力和技能;错误、幻觉和幻觉。 6、犯罪准备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意志以外的因素造成的。区别在于是否开始行为。
纳税人欺诈,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纳税金额大,占纳税金额的10%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处罚金 金额巨大,占纳税额的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 有以上行为,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后,应缴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5年内逃避缴纳税款受到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