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请求人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2、有明确的被请求人; 3、有明确的请求事项和具体事实、理由; 4、属于受案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受案范...
专利侵权纠纷受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请求人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2.有明确的被请求人; 3.有明确的请求事项和具体事实、理由;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未经专利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引起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解决: 1)协商。当事人协商不成或者不愿意协商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调解。指双方当事人在第三人的协助下协商解决。调解人的范围十分广泛,双方可以选择管理的专利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等双方信任的机关或者个人来主持调解。调解不是解决专利权纠纷的必经途径,当事人不愿意、达不成调解协议或者调解后反悔的,都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请求管理专利的部门处理。 4)仲裁。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5)诉讼。诉讼是解决专利纠纷的终极途径。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或者高级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专利侵权纠纷受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请求人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2.有明确的被请求人; 3.有明确的请求事项和具体事实、理由; 4.属于受案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5.当事人没有就该专利侵权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 这里所说的“实施”针对不同性质的专利,其含义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非法实施他人专利比较隐蔽,有时是改头换面,将原来专利进行非实质性改动,看似不同,实则没有新内容;有时只是部分侵权,侵权人的产品可能比原专利技术更进步,效果更好,但确实使用了他人专利,不论使用的程度有多大,都构成侵权。对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2、假冒他人专利的侵权行为 假冒他人专利是指在非专利技术产品上或广告宣传中注明专利权人的专利标记和专利号,使公众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产品的行为。被假冒的专利是客观存在的有效专利,因此这种行为直接危害专利权人的利益,欺骗消费者,扰乱了专利管理秩序,它比第一种专利侵权行为情节更为严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2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