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双方私下签订的协议书符合以下情形的,是有法律效力的: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双方依法签订的合同有效。只要合同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就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民法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效应还是有的,如果双方都没有履行好自己相应的责任,双方可以协商来废除这个合同。 要看具体合同条款判断,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生效时间,一般签订之日起生效。如果合同中一方有先履行的义务,后履行的一方有先履行抗辩权,先履行的一方若无法证明其不履行有免责事由,会构成违约。如果合同中有约定合同的终止时间,一旦合同到达终止时间,可以自然终止,但一般不影响违约责任的追究。如果是同时履行,双方都没有履行,可能导致双方违约,按照违约条款确认各自的违约责任(违约条款不一定是对等的,而且很可能违约计算标准也不相似)。 由于你的问题没有具体合同条款和内容,我只能初步给你一个常见的判断:一般是有效的。
2、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1]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异地签订合同的方法是: 一、双方签订电子合同; 二、双方派合同经办人代签异地合同; 三、用邮寄方式邮寄合同; 四、采用视频通话协商签署合同的事宜。 只要签订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合同的内容合法的,则在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之后,该合同有效。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4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