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离婚时财产被一方转移的处理方式: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分割共同财...
离婚转移财产根据财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转移方式: 1、存款,在转移存款时,一般转移财产的一方会设立新的账户,平日不动声色的将存款转移到新办理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们知道,夫妻感情破裂决定离婚的,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所以有些人为争取更多财产,在离婚前多次取现用于个人。那么,如果该行为能够认定为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转移的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首先,按规定,夫妻双方决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财产。所以,一旦确定对方是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将要承担被少分或不分财产的后果。 其次,转移财产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即属于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1、对方主观上有规避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故意; 2、对方短期没有大额用钱的必要; 3、对方无法证明取现的合理去向。所以,行为人离婚前频繁取现,满足以上几个条件的,那么即可以认定对方是在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可以及时去法院请求进行离婚财产分割。并且,在离婚后才发现对方先前有该行为的,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最后,不管受害人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对方有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去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时,要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若是依靠自身难以收集相关的证据,建议可以在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介入处理,以争取更大的胜算。
离婚案件中判定财产转移的情形: 1、转移已有存款; 2、收入不存入夫妻名下的存折; 3、私自出售房屋; 4、私自出售其他夫妻共同财产; 5、私自无偿转让或赠与夫妻共同财产等。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一方在离婚时不应当转移财产,如果有该情况,另一方可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621人已浏览
36人已浏览
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