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发生纠纷时,往往地域区间跨度较大,法院管辖地的问题也要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约定,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一般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从对方应该履行合同义务时开始起算。催要或对方偿还部分债务履行部分义务,可引起时效中断重新起算。当然,实践中时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四年。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明确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是四年,不再适用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四年。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一般诉讼时效是三年,但是我国《民法典》特别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因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四年。
这个规定的内容有很多,你可以参考,国际贸易法调整着两类关系: 一类是国际间商品买卖关系本身,其内容为买方与卖方之间在交易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表现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系,专门调整这类关系的规范,属于国际贸易法规范。另一类是附属于国际间商品买卖的关系,为实现国际间商品买卖所不可缺少的,但其本身却不是商品的买卖关系,包括: ①国际货物买卖中的运输关系,又包括国际货物的海上、空中、铁路、公路、河道等各种运输关系,内容为提单、航空、铁路、公路各种货物运单中的托运人(或发货人)、收货人和承运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②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保险关系,又包括海、陆、空的货物运输保险关系,内容为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单中的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见保险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0人已浏览
728人已浏览
802人已浏览
1,0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