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被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嫌疑人经审查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交人民检察...
1、依法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填写《请求拘留报告》,注明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拘留理由,并报公安机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绝大部分的案件刑事拘留办案流程是从人被抓直到判刑,都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刑事诉讼的完整程序包含: 1、侦查阶段(公安阶段)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阶段) 3、审判阶段(法院阶段)。 (一)侦查阶段(公安阶段) 从人被抓一直到案人件移送检察院,这一阶段称“侦查阶段”,一般情况下是三个月左右。主要包括拘留以后一个多月,和执行逮捕以后两个月左右。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通过公安部门的侦查,搞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基本事实。 (二)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阶段) 案件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起诉部门后,即进入了审查起诉阶段。 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审核案卷材料是否充分,确实,证据是否确凿?与否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在时间上一般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完毕,会出现三种情况:1、如果确定案件材料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那么检察机关就可以把案件移送法院,由法院判刑。2、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行为不构成犯罪,则由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3、如果认为案件证据尚不够充分,确凿,那么可以将案件退回到公安部门重新进行侦查。 (三)审判阶段:(法院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确定被告是否有罪?是什么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刑罚? 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在时间上,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对于,重大、流窜等犯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逮捕后,通知家属的,应当在几天内申请保释候审,并在三天内提供信息。《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拘留、保释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保释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不能照顾自己、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4)拘留期届满,案件尚未完成,需要保释候审。保释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保释候审,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释。
以本人多年办理刑事案件的经验,初步判断其涉嫌刑事犯罪,刑事拘留最长37天,一般刑事拘留后绝大多数会被移送审查起诉、会定罪量刑,家属是不允许会见的,可以由律师会见、了解案情、解答法律疑问,因为嫌疑人的判刑受到诸多案件细节、证据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为有效的维护嫌疑人的利益,建议及时委托专业刑事律师会见、取保候审、辩护,以争取最轻的判决结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5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532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