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拘留的理...
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被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嫌疑人经审查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提交人民检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执行拘留对的公安机关,应当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具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并宣布其被拘留。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字或盖章。 如果留人拒绝签名或盖章,应注明。必要时,执行拘留的人员可以依法使用警察和武器。拘留时不出示拘留证,或者先拘留后补发拘留证,都是违法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时,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依照《刑事 根据《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在拘留后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地,除妨碍调查或者无法通知的人外,还应当将拘留原因和拘留地点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地 妨碍调查的情况包括:其他共同犯罪嫌疑人听到消息后可能逃跑、毁灭或伪造证据;可以互相串通,订立攻守同盟;其他犯罪需要核实,尚未采取相应措施 措施,等等。但上述情况消除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4小时内未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逮捕后,通知家属的,应当在几天内申请保释候审,并在三天内提供信息。《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拘留、保释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保释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不能照顾自己、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4)拘留期届满,案件尚未完成,需要保释候审。保释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保释候审,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释。
刑事诉讼法第61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2、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3、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4、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5、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6、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7、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在刑事诉讼中,除公安机关依法拥有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以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2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5人已浏览
407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