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下列强制措施: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变实...
一、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强制措施(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民事诉讼法》第221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法规,当行政机关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应当恢复执行。如果当事人没有明显的社会危害,确无能力履行,且中止执行已满三年未恢复执行,则行政机关将不再执行。 如果申请人认为可以延期执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中止执行,法院应当裁定许可。 在以下情况下,法院应当自行或依当事人申请裁定中止执行: 1、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2、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4、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如果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对象没有足够的钱来偿还债务,法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法院可以主动联系各大银行以及其他相关单位,调取被执行人的各种账户信息、股票投资情况等等,一旦找到了可以抵债的资产,法院就可以立即进行划拨或者变卖等操作。 2. 如果被执行人真的没有钱,但却有房产之类的固定资产,法院也会考虑进行拍卖。只要拍卖所得的钱足够还清债务,剩下的部分还是得归还给被执行人。 3. 如果执行过程中的被执行人确实无法提供财产,法院有权选择暂时停止执行流程,等待日后发现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线索之后,再重新启动执行程序。 4. 如果被执行人恶意隐瞒或者转移财产,执行法院是有权依法对其实施拘留、罚款等处罚措施,并且强行追回已经转走的财产来继续执行的哦!
首先,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其次,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1人已浏览
50人已浏览
24人已浏览
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