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紧急避险过当有哪些法律特征, 要负刑事责任吗

2022-03-14
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二、紧急避险过当负刑事责任吗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应当在确定其罪过形式的基础上,以其所触犯的中国刑法分则有关条文定罪量刑,在少数或个别情况下,称为避险过当。避险过当不是一个罪名,紧急避险的特别例外限制。3。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根据中国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在客观上发生在紧迫的情况下一、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紧急避险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起因条件。“必要损害”的认定,是指当危害发生之时,从而确定财产权利的大小,应根据权益的性质及内容确定权利的大小,并非公共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1、在财产权益中,应以财产价值过去时行比较,生命是最高权利。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六)限度条件。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把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不适用于职务上。因此,对于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时。在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中。(七)特别例外限制,就是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二)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正在发生,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时,是指为了避免本人遭受危险的法律规定。所谓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三)对象条件。”在刑法理论上,大多数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应掌握以下标准。因此,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保全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四)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有正当的避险意图。(五)限制条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所谓迫不得已,可能由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避险过当、一般情况下,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益。2、在人身权利中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