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
单位犯罪的认定为: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位犯罪的认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实施单位犯罪行为的主要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主要包括代表单位意志的领导者、负责人)和受主管人员直接指挥,实施单位犯罪的单位内部人员; 2、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这里的非法利益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所谋取的利益; 3、主管人员或其他负责人员在单位意志的支配(如股东会决议等)下,在职务活动中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4、单位犯罪必须有刑法明文规定才能成立,具体的罪名主要存在于刑法分则中。
认定单位犯罪,首先要查明单位是否属实。对于工商部门虽然批准注册的公司,如果有证据证明实际上是为特定一人出资,一人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利益属于特定个人的,以刑法上的个人理论为准。对单位犯罪意志,要把握两个特点:一是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如果单位一般工作人员擅自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事后未得到领导认可或默许的,以个人犯罪论处;二是非法利益归属的群体性。
单位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1.犯罪主体必须是一个单位与另外一个以上的单位或者自然人。在单位受贿罪共同犯罪中,作为主犯的单位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而对作为从犯的单位或者个人的主体资格并无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可。 2.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共同犯罪单位(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共同犯罪行为并不完全是相同的犯罪行为,还包括对犯罪行为的分工和合作。 3.单位受贿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为他人谋利和收取财物,因此,在共同犯罪中参与单位受贿行为的单位(自然人)必然有其中一种行为。而这种犯罪行为指向的客体必然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受贿故意。单位受贿作为一种故意犯罪,反映的是单位的意志,但表现却是其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的意志。另外,在构成单位受贿共犯的单位之间,往往存在着业务、人事或经济上的制约关系,从犯单位的意志往往会受到主犯单位意志的影响,甚至有时俩者重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774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3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