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由于手机短信具有可修改性、随机性、对象不确定性等特点,证明其效力相对较低。如果想用短信来证明事实,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或者在诉讼前进...
符合下列情形的手机短信,法院有依据将手机短信作为有效证据1、保证手机短信不被删除,在手机储存空间或储存卡中保存。2、将手机短信内容固定,可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信息的传递正在发生着变化,由信件传递到现在是手机短息微信什么的都加入了信息传递的大潮中,那么手机短信能否在离婚时作为证据呢?该怎么当做证据呢?在收集收集短信证据时要注意哪些?本文都为您呈现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短信作为诉讼七大类型证据之外的新类型证据正逐渐被摆在法庭上接受法官及当事人的质询,手机短信的证据效力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手机短信能否作为证据使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无明确的规定。目前我国法律上规定有以下七种类型: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无论是哪一类证据均应当具备客观、关联及合法三大性能。评定手机短信能否作为证据来使用,首先要考量手机短信是否具备证据效力,即手机短信亦应具备证据的三大性能: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作为已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证据的客观性要求手机短信必须真实的反映案件事实、手机短信的内容应当未曾受到过任何删改;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具体到手机短信,因每一个手机号码均对应一个唯一用户,手机短信的收发只能在特定的两个手机号码间进行,在没有其他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两个特定的手机号码间的短信收发,可认定为两个特定的用户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发生的通信行为;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应当程序合法(指证据的来源、收集过程或提取方法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形式合法、主体合法(主要针对人证而言)。对于手机短信的来源,严格来说应推定审查以下内容:(1)手机短信证据是否是客观真实的存在。(2)手机短信证据收集的主体、时间、地点、过程、对象等是否合法;(3)手机短信证据是否被他人非法输入和控制。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手机短信作为证据,已具备了证据的关联特性,但因手机短信内容的易删改性以及来源的复杂性,而直接影响到对案件事实进行客观、真实的认定,在法无明文规定的前提下,如何判断手机短信的证明效力,就要靠主审法官利用自由裁量权来综合认定。手机短信是能够作为证据存在的,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是会采用作为证据的。但是前提是合法的手段获得的。因此,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排解手机短信在离婚时能不能作为证据存在这方面的疑惑。
手机短信内容可以作为离婚证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物证、书证、电子数据、试听资料等。而且证据必须核实属实,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才能作为事实认定的依据。
符合下列情况,法院仍有将短信作为有效证据的依据。第一,确保手机短信不被删除,保存在手机存储空间或存储卡中。第二:将手机短信内容固定,可以请公证处的人员公证一下,摘成书面文字,进行公证,使其具有较强的证明效力。公证时,公证机关应记录手机的品牌和型号,以便日后核实。如此提交的证据,对方必须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才能推翻。大多数情况下,法院会采纳公证机关的公证材料。三是提起诉讼后,将公证文件或固定的手机短信证据交给法院,或由法官对手机内容进行检查,并当场制作笔录。做笔录的时候也要注明手机的型号和品牌。除了少数款式的手机短信内容可以修改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机短信内容大多是无法修改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384人已浏览
1,349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