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遗产纠纷诉讼时效期是3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民事纠纷中,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其实,公证遗嘱也不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到公证机构立了遗嘱的情况下,如果又订立了其他的遗嘱,而且其他的遗嘱跟公证遗嘱的内容相冲突的话,也是以最后立的这份遗嘱为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在父母都去世了的情况下,孩子就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国家法律制度也没有强行规定,遗产必须要怎么分配。比如哥哥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但哥哥自愿让弟弟多分配一些遗产的,这样的分配方案也是合理的。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遗产继承纠纷案,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遗产继承纠纷案,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290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