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短期实习,没有调动档案,那么属于合同关系,非劳动关系,有所区别,适用的法律不同。前者适用合同法,后者适用劳动合同法。2...
实习生到底能不能够签劳动合同,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吗?基本分两种情况:一是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单位通过实践...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实习生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学生实习期间,虽身处实习单位,但目的是把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实际运用能力,属课堂教学的延伸,其身份仍然是学生,仍为学校所管理,是在执行学校的安排。用人单位仅仅是根据学校要求,提供实习场所、环境、条件。学生并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与实习单位并无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规调整,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1、实习生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虽然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2、“可以”在法律条文中,“可以”是授权性法律规范。也就是说,给了这样做的权利,但也有不这样做的权利。 3、实习生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要求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4、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仲裁首先提供《劳动合同》和工资发放记录,如果没有劳动合同,那么必须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比如银行流水、社保缴纳凭证等,另外还需要提供工资和工作时间的证明,比如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等;如果有些证据必须用人单位提供,比如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名册等等,用人单位拒不提供的,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不利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证据及举证责任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28人已浏览
5,091人已浏览
2,564人已浏览
1,1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