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情节3年左右,最高的无期或者死刑,量刑问题根据是否构成什么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认罪态度...
刑事案件很难说他能判刑多少年,是否可以很快出来,是否可以缓刑,因为我只听到了家属的诉说,没有听到当事人自己的陈述,没有看到公安的证据。最关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看守所叫看望,去监狱叫探监。一般情况下,只要移送审查起诉,家属就可以申请看望。;判决后,家人也可以申请看望。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移送监狱执行,到监狱后,可在规定时间内探监。一般法院判决后7日内送执行机关执行,也就是说犯人7日内送监狱服刑,到监狱后可以按照监狱探视规定申请探视。一般监狱的探视时间是固定的,详细的时间安排需要咨询监狱。根据《监狱法》第四十条,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和监护人。罪犯通常每月会见一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对于宽管级罪犯和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议次数,延长会议时间。需要会见的罪犯在每月发信时提出会见要求,中队干警随信发出会见通知,会见对象按规定日期前往监狱会见。
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个案件一般可分为刑事侦查,审查起诉,法院审判三个阶段。所以从被拘留到最后法院判刑大概要经过三到五个月。判刑之后如果是在判刑前被羁押的,每羁押一天1天可以折抵刑期一天。减刑和刑拘时间长短没有必然联系,减刑必须符合减刑的规定。司法解释规定: 第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移送的下列材料: (一)减刑或者假释建议书; (二)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 (三)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四)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等; (五)其他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应予移送的材料。
1、假释是使犯罪分子提前回到社会上,因此,必须附加一定的条件: (1)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容分子。但是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 适用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国防、外交、民族、宗教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3)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2、假释的程序与减刑相同,同时,刑法也明确规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进行假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8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905人已浏览
2,0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