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
根据《民法典》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1、精神病人在无法识别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格照顾和就医;必要时,政府将强制医疗。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8人已浏览
612人已浏览
271人已浏览
2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