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候,侵害名誉权的案件越来越多,那么当公民的名誉权被侵害后,可以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并且澄清事实,说明自己侵害他人名...
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 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名誉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 1、侮辱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2、诽谤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101条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民事诉讼权利救济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法律救济;(二)、司法救济。第一,救济范围具有广泛性;第二,救济方式具有受动性;第三,程序具有法定性;第四,结果具有强制性;第五,效力具有终局性。(三)仲裁救济;(四)行政司法救济。
新闻媒体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犯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1)新闻媒体和出版机构有审查义务但未履行义务导致转载作品侵犯他人名誉的,可视为侵犯名誉权;(2)新闻媒体和出版机构在作品被认定为侵犯他人名誉权或者被告知明显侵犯他人名誉权后,仍然转载,属于侵犯名誉权。①新闻媒体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构成侵犯名誉权,以忽视审查义务或故意转载侵权作品为条件。②在下列情况下,转载传播者构成侵犯名誉权:A.恶意转载和传播已发表的侵权报告;B.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280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