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逃逸的,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驾驶员逃逸并承担事故的主要以上责任的,其行为就触犯了《刑...
一、及时办理报案手续务必保留事故现场,并在24小时内向公安刑侦部门(110)报案。二、在案件发生地的市级报刊刊登寻车启事,保存当期报纸;到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5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界定了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范围。司法实践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未介入肇事者本人其他加害行为即交通肇事后单纯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 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按照《解释》第六条规定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3、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在逃逸过程中介入肇事者的“加害”行为,如拖着伤者逃逸故意到车轧人,将受害人抛入水中,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对此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对肇事者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进行数罪并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逃逸行为已成为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行为,因此不应再被作为前一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是由,否则有违“禁止一行为重复评价的原则”。在对交通肇事逃逸进行处罚的时候,需要将先前行为与逃逸行为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准确的对行为人进行处罚,做到罪刑相适应。要是你对这方面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或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来电具体咨询我们在线律师。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逃逸的,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驾驶员逃逸并承担事故的主要以上责任的,其行为就触犯了《刑法》第133条之规定,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罪,依法应追究刑事和民事赔偿的责任。对于逃逸的驾驶员,公安机关可以给予下达拘留证,并进行网上通缉。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刑事附带民事起诉。法律链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交通事故逃逸致死的处理方法如下: 第一,逃逸者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未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二,逃逸者应当按照自己的责任比例对死者家属进行民事赔偿,需要对死者家属进行死亡赔偿;被抚养人的生活费; 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如因肇事者逃逸而无法认定事故责任,则由逃逸方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6人已浏览
870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