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新经济政策和战士共产主义政策区别

2022-02-08
新经济政策和战士共产主义政策区别:(一)背景不同。前者是在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内有阶级敌人不断叛乱,外有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的背景下提出的。后者是在三年内战结束后,苏俄经济崩溃,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二)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一是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二是为了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后者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二是为了发展经济,奠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三)指导思想不同:前者是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为指导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否认商品和市场关系,力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因此,其指导思想带有教条主义特点。后者是建立在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艰巨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其指导思想带有灵活性、创造性的特点。(四)内容不同。农业方面:前者实行余粮征集制,将农民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量收归国有;后者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的余粮由农民自己支配。工业方面:前者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后者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将部分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前者严禁商品买卖,取消自由贸易;后者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方面:前者实行平均主义食物配给制;后者实行按劳取酬工资制。(五)实质不同:前者的实质是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里,企图以建立高度集中的生产、分配和管理体制来实现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后者的实质是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六)作用和影响不同:前者虽然在当时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但从长远来看,它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激化工农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工农联盟。事实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和工农联盟。实践证明,它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当然,二者在上述几方面也并非完全不同,更不是绝对相反,而是异中有同。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