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员工患有精神疾病,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公司可以辞退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职工生病后,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
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用人单位应根据单位性质、就业情况和残疾评估程度,适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可解雇、不得解雇、退休或退休程序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精神病人可以结婚吗对于精神疾病严重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于根本不具备以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力、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也就不具备婚姻行为能力,不能作出正确的意思表示,不符合“完全自愿”的要求,故不能结婚。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结婚则不可一概而论。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到底要达到哪种程度方才符合结婚要求,至少目前还无法提出一个精确的标准。但笔者认为,从维护精神病人结婚的权力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对精神病人婚姻行为能力要求不宜太高。精神病人有权享受家庭的关爱,需要,而他们的父母终将无法履行对他们的抚养、监护责任,如果有人愿意与之组成家庭,履行监护职责,总体来说不失一件好事。另一方面,现实中又存在不少的精神疾病患者结婚的现象,如果因当事人不够婚姻行为能力要求而致婚姻无效,即不利于精神病人一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能够对的性质作出基本正确的判断,能够基本预见结婚的行为后果,并且能够自主作出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应当准许结婚;反之,则不应准许。二、精神病人可以离婚吗我国《婚姻法》并没有就精神病人能否办理婚姻登记作出专门规定。但《婚姻登记条例》排除了精神病人通过行政登记的方式离婚的能力,意即精神病人离婚只能通过诉讼途径办理。该规定直接的上位法依据应当是《婚姻法》第31条,即登记离婚必须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由于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精神病人,不能完全辨认离婚的法律性质和行为后果,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因而不具备“自愿”的前提,同时只有通过人民法院审判才能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作出公正的裁判。由此可知,《婚姻法》及《婚姻登记条例》并非对精神病人离婚的资格进行了限制,而是限定了离婚的方式。对此从理论到实务的意见是一致的。
是的,但男性50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支付年限超过10岁。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到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申请退休。1、申请退休鉴定由单位统一申报,并提供以下材料:单位签字盖章的员工书面申请;《员工因病、非因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表》;身份证复印件1份;1寸免冠近照1张;可接受的病史资料,其中精神病患者必须提供3年以上的系统治疗病历资料。2、用人单位应当对员工的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并在企业公布初步审查。无异议的,用人单位可以在评估表上签字盖章,并与其他员工一起提交县劳动评估委员会办公室。3、申请企业职工因病退休评估的职工资料经县劳动评估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审查后,市劳动评估中心应当根据各区、县的申请人数,安排评估时间和地点,并向县劳动评估委员会办公室统一支付200元的住宿费。职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1)按残疾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残疾补贴。标准为:一级残疾为27个月的工资,二级残疾为25个月的工资,三级残疾为23个月的工资,四级残疾为21个月的工资;(2)从工伤保险基金每月支付残疾津贴,标准为:一级残疾为90个工资%,二级残疾是我工资的85%,三级残疾是我工资的80%,4级残疾是我工资的75%。残疾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残疾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残疾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残疾津贴为基础,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
对劳动者明知自己有精神病,或用人单位已明确要求劳动者告知是否有精神病史,但劳动者隐瞒病情,构成欺诈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无效的规定,依法与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精神病,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2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5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