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无害化处理是指经营者对其生产或销售的有缺陷的商品进行无污染的处理。比如经营者销售危及消费者安全的电子产品。为了安全召回电子产品,经营者应对召...
一是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德的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应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等社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消费者应当在消费活动中承担起应有的环境义务,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使人类的消费活动服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客观规律,不因个人消费活动而影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损害社会和谐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消费者社会义务首先体现为一种道德义务,体现为一个理性人在消费过程中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环境道德已有的法律化为消费者社会义务的法律化提供了典范。面对气候变化带来全球生态危机,每个消费者都应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承担消费社会义务。正如国家工商总局于2009年发布的《消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第5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科学、文明、可持续消费,提倡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该条规定体现出消费伦理道德的法律化趋势。 “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节约行为不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意思自治而可有可无的单方选择,不仅仅是道德感召下的偶尔行为,而应当是法律所明确的一种义务。”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在1963年就提出了消费者的认知、行动、关心社会、保护环境和团结等五大义务。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英国掀起了“绿色消费者运动”然后席卷了欧美各国。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中将绿色消费具体定义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费: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 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浪费的商品;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我国《宪法》第14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每个公民都是消费者,因此这也是法律对消费者规定的义务。
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义务: 1、诚实守信。 2、听取消费者的建议。 3、保证商品和服务的安全。 4、提供真实的服务信息。 5、向消费者出具书面凭据。 6、保证质量。 7、履行三包服务政策。 8、不以任何方式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9、给消费者绝对的尊重。
这个问题很大,希望你能具体些。 这希望对你有用,安全保障义务是一种法律在综合考虑了在调整商业活动的秩序中设立这种义务的社会经济价值及道德需要后依据诚信及公平原则确立的法定义务。具体是指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者其他进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其义务主体为服务场所的经营者,包括服务场所的所有者、管理者、承包经营者等对该场所负有法定安全保障义务或者具有事实上控制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与此相对应的权利主体是:(1)消费者;(2)潜在的消费者;(安全保障义务 3)实际进入该服务场所的任何人。该权利义务的主要内容是:在特定的服务场所,权利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应当得到保障,义务人应当对这种人身和财产安全履行相应的积极作为或者消极不作为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240人已浏览
371人已浏览
4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