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债权人只凭借条起诉,被告可以未收到借款为由反驳。 民间借贷合同是实践性合同,要证明借贷关系的成立,不能仅凭一张借条就认定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成...
1、原告仅凭借条起诉借款事实的认定方式是借条能证明完整的借款事实,且被查证属实。 2、法定证据有: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甲的遗孀可以作为原告起诉,乙,丙都是被告人,因为在借条上签字的是乙和丙,并未明确丙是中间人,所以都是共同的债务人,乙现在下落不明,可以采取公告送达起诉书的方式向乙送达起诉书,公告期满后,视为已经向他送达起诉书,并可以缺席开庭和判决,之后仍可以采取公告方式向乙送达判决书.将丙作为共同被告起诉,法院可以判决乙和丙共同清偿债务,并互负连带责任,所以乙下落不明并不影响你起诉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乙自己在后来写的条子上著名自己是担保人,如果你想把他作为共同被告起诉,可以不向法院出示这张条子,因为这张条子不是你愿意接受的,
连诉是什么意思r原告可以另行起诉第二被告,不能与前一个案件在一起审理。因为这种情况是两个合同,属于两个诉,只能由两个案件来审理。
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释》第26条规定被告在提出答辩状时一并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实际上是要求被告在庭审前进行“证据开示”。确立证据开示制度的意义在于保证诉讼的公正与效率。 在行政诉讼中,如果被告只提交答辩状而不提供证据,或者故意拖延提供证据,就会使原告无暇准备反证,或者无机会辩驳,这对原告显属不公;另外,如果被告在庭审中不断地提供证据,人民法院需中断开庭以核实各种突然情况,就会造成诉讼拖延,影响行政审判效率,而且使集中审理难以实现,反过来又影响庭审的质量。此外,拖延举证时间,也会给被告事后补充收集证据提供很多机会,不利于监督行政机关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程序规则。 因此,被告在提交答辩状时,应当一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此后提供的证据都构成“突袭证据”,人民法院不应予以采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5人已浏览
19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