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
一、《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第(四)项所指的行为,此规定,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获得双倍的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同时可以适当获取误工费和交通费。 价格欺诈行为可以直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解决。也可以通过当地消费者协会调解,但是消协是一个民间的组织,它只有调解权,没有裁决权,如果你的愿望不能够得到满足,你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起诉)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按法律规定的话,也就是如果作为消费者的确受到了商家的价格欺诈行为,就可以主张的价格欺诈赔偿金额为消费金额的三倍; (二)如果消费者的消费金额不足500元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可以主张价格欺诈赔偿的金额为500。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8人已浏览
728人已浏览
406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