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监护人出于维护被监护人利益的目的,可以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否则不能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 ...
监护人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若是为了出于保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考虑,法律则是允许的;否则,不能随意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2、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3、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监护人除了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随意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是为了监督、保护未成年人而设置的一项制度。其中,承担监督、保护义务的人称为监护人,受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监护人一般由与被监护人有亲密关系的人承担。
在保护被监护人利益的情况下,监护人可以代为处置遗产。遗产监管人权利包括: 1、管理权,遗产管理人有权对遗产进行管理。 2、遗产取回权,如果某遗产已被某人控制,遗产管理人有权取回该遗产。 3、分割权,多人继承时,遗产管理人有权依照遗嘱或者法律规定对遗产进行分割。 4、处分权,一遗产管理者在管理遗产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但应当以不变更遗产标的物或者权利的性质为限。 5、排除妨碍请求权,对任何人所做出的非法损害遗产价值的行为,遗产管理人员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害。 6、参与诉讼的权利,遗产管理人有权参与与其管理遗产相关的诉讼活动。 7、合理费用请求权,遗产管理人可以无偿地为他人服务,也有权请求支付因管理产生的合理费用,如误工费、交通费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