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在我国监护人是不可以代立遗嘱的。遗嘱必须是出于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监护人不得代替被监护人订立遗嘱。 2、但如果是监护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监护人无权处理残疾人的遗产。残疾人去世后监护人无权处理死者遗产。死者死亡,先看死者有无遗嘱指定继承人,有遗嘱就要按照遗嘱执行继承。无遗嘱,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监护人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可以合理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是需要受到限制的,以下情形可以视为“为被监护人的利益”: 1、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比如支付学费等,需要处理未成年人房产的。 2、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比如治病等,需要处理未成年人房产的。 3、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为未成年人支付侵权赔偿款,需要处理未成年人房产的。 4、未成年人的房产遇合法拆迁,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在不放弃房屋拆迁补偿权利的情况下与拆迁部门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协议》,而处理未成年人房产的。 5、作为监护人的父母需要出售旧房来为未成年人购买新房改善居住条件时,且购买的新房价值等于或大于旧房的价值,而处理未成年人房产的。
残疾人去世后监护人无权处理死者遗产。 死者死亡,先看死者有无遗嘱指定继承人,有遗嘱就需要按照遗嘱执行继承。 无遗嘱,按照死者第一序列继承人,死者配偶,死者子女,死者爹妈,三方平分继承死者遗产。
我国法律规定: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99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